【资料图】

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副主任付超奇9月22日在国家医保局举办的2023年下半年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年8月,已有25个省份约14.1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了门诊统筹报销服务,累计结算1.74亿人次,结算医保基金69.36亿元。全国99%的职工医保统筹地区建立普通门诊统筹待遇,32.09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普通门诊统筹结算服务,累计结算13.14亿人次,结算医保基金1240.24亿元。

在推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方面,国家医保局不断完善参保政策、完善筹资待遇机制。国家医保局规划财务和法规司副司长谢章澍介绍,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018年490元上升到2023年640元,财政补助持续加大,中央财政城乡居民医保补助今年已经达到3840亿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居民医保年度新增筹资的一定比例用于加强门诊保障。”谢章澍介绍,可逐步将居民医保门诊用药保障机制覆盖范围从高血压、糖尿病扩大到心脑血管疾病,着力提高居民医保门诊保障水平,让参保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目前,长护险制度试点已经扩大至49个城市。付超奇介绍,截至2023年6月底,长护险参保人数约1.7亿,累计超200万人享受待遇,年人均减负约1.4万元。“长护险制度切实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经济和事务负担。接下来将加紧研究失能等级评估管理、服务机构管理、经办管理、长期照护师培训培养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办法,妥善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问题。”付超奇说。

针对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备案等痛点堵点,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了十六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为参保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以简化办理材料为例,材料办理时限由原来45个工作日压缩为15个工作日,参保人可通过线上申请办理,不用再“两地跑”。“截至8月底,已有56.68万人次享受线上转移接续服务。”付超奇说,现在已征集到26个省份的便民举措144条,正在梳理并制定第二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实施方案。

为切实守护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2023年国家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在8月已正式开启,今年首次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检查对象。目前,贵州、陕西、四川等15个省份已经开展检查工作,接下来飞行检查组还将入驻更多省份。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副司长顾荣介绍,2023年上半年,全国医保部门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9万家,追回医保相关资金63.4亿元。(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