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花布衫、头戴花围巾的“辣妹子”们灵活地穿行在辣椒田里,熟练地摘下一串串辣椒,周边加油呐喊声不断,一筐筐火红的辣椒诉说着收获的喜悦……这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日前举办的辣椒嘉年华活动中摘辣椒比赛的场景。
(资料图片)
据介绍,该活动选择在当地辣椒产业丰收时刻,以“村晚”的形式,充分融合乡土文化、乡村旅游等元素,通过热闹的农事比赛和休闲娱乐活动,表达广大农民庆丰收的喜悦之情。
图为辣椒嘉年华活动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杭锦后旗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科技加持、以链强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持之以恒做好“辣”文章、叫响“椒”品牌。
走进二道桥镇东方红村万亩“红色产业”节水科技示范园区,放眼望去,皆是椒红叶绿的丰收盛景,火红辣椒映红椒农的笑脸,盈盈笑意盛满丰收的喜悦。
“我承包了300亩地,全部种植酱椒。今年水热条件适宜,长势喜人,亩产5000斤以上,市场收购价每斤1.5元,亩净收入达到7000元左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说起自家种植的辣椒,二道桥镇东方红村的高利国喜上眉梢。
今年以来,二道桥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推动辣椒产业发展,采用“党建+园区+技术+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杭锦后旗隆正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杭锦后旗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统筹流转土地10010亩,在东方红村建成辣椒集中种植区,形成万亩“红色产业”园区。同时,实行订单种植,提供从种到收全过程社会化服务,调动农民群众种植积极性,建立起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推动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摘辣椒比赛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我们在‘红色产业’园区规划18亩土地,开展朝天椒、酱用椒、线椒、板椒等辣椒新品种试验50个,在种植过程中进行宽窄膜不同栽培模式对比、有机肥不同用量、水溶肥等肥料试验,在同等条件下对比选出优良品种和种植方式。”二道桥镇党委书记胡开智介绍说。
近年来,杭锦后旗依托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员、乡土人才,采用高垄栽培、宽幅加厚黑地膜、水肥一体化、四控技术等高效生产技术提升产量,通过辣椒定植机、自走式喷药机、无人机采收机等耕种管收全过程机械化技术,减少使用劳动力;依托朝天椒分选、色选烘干等辣椒分选技术保障品质,让辣椒生产尽显“科技范”。同时,围绕辣椒产业新品种研发培育、绿色丰产栽培技术、攻克生产病害等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着力推动辣椒品质、效益双提升,让杭锦后旗的红辣椒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
从标准化大棚育苗到机械化移栽,从社会化服务到品质化深加工,杭锦后旗辣椒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日趋完善,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据介绍,该旗现有辣椒初加工企业12家、深加工企业5家,2023年辐射带动60多个专业合作社发展致富、1.2万户农民就业增收。
“下一步,杭锦后旗将出台促进辣椒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试验推广辣椒新品种、新技术,推行‘保姆式’‘菜单式’服务模式,培育一批原料基地优、仓储能力足、加工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示范联合体,推动辣椒全产业链升级,让杭锦后旗辣椒红遍全国。”杭锦后旗旗委书记韩志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