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9月23日,山东省昌邑市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昌邑·柳疃丝绸文化节在柳疃镇青阜村开幕。本次农民丰收节组织开展文艺汇演、“和美乡村健康跑”、乡村民谣音乐节等十余项活动,充分展现了农业丰收美景和农民时代风采。

10万亩盐碱滩华丽蝶变,沃野千里盈车嘉穗。作为本次丰收节主办地的青阜村,历史上由于海水侵蚀,部分重盐碱地块土壤含盐量在10‰以上,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产量极低,曾经大片土地撂荒。为解决这一难题,昌邑市通过引泄洪水降低盐碱、培育良种增产增收、科学管理、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昔日北部10万亩盐碱滩变丰收田。同时,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开展农作物耐盐碱新品种攻关,为粮食增产增收夯实坚实基础。“今年秋粮又是大丰收,估计玉米亩产可达1400斤,花生达到每亩800斤。”青阜农业综合体总经理刘鹏莱难掩喜悦。

昌邑市地处半岛走廊、河海交汇关键位置,南部低山丘陵,中部沃野百里,北部滩涂辽阔,潍河纵贯南北,有着深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多年来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总产量连续多年突破10亿斤。近年来,该市持续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深度融入潍坊国家农综区建设,在耕种、管理等各个环节打出一张张科技牌,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该市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等称号,入选山东省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石埠蔬菜等5家专业合作社入围“2022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昌邑鸡蛋”“昌邑白鹭鸭”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山东昌邑山阳大梨栽培系统”被列入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该市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依托“近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昌邑茧绸发源地”等丝绸文化底蕴,培育推广特色文旅品牌,打造以丝绸文化为核心的工业旅游、研学旅游、艺术创意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实现旅游、文化、创意、实业多元升级。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引胶入漩’工程解决了8万亩盐碱地的灌溉。同时,以数字化高效农业示范园为引领,推动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持续建设好3.1万亩高标准农田,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昌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闫文志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