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日前举行的“第一届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表示,要强化政策引领,深化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实施。立足产业特点需求,加快消费品工业数字化改造。广大消费品企业要充分发挥、挖掘行业海量数据要素价值,加快数字化改造,打通生产端和消费端数据链路,推动供需协调发力和高效匹配,促进数字化赋能、增值、提效。

“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作用,推动消费品企业数字化转型。”王孝洋表示,要充分发挥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工业互联网)、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等数字化平台作用,通过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增强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参与度,通过提供个性化设计、柔性生产、产品追溯和远程服务等应用,提升消费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加速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平台作用,借助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实现精准掌握需求,培育一批质量优势突出、消费者口碑好的优质产品。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介绍,我国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已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体系、实现路径和实践成果,为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打下良好基础。

王鹏透露,将制定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形成规模化发展阶段的顶层设计,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升级版,组织实施标识“贯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制定电子信息、工程机械、消费品等重点行业融合应用指南。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聚焦关键技术、互联互通、数据应用等领域布局一批新项目,加快构建技术、标准、产品体系,突破数实融合发展瓶颈,提升技术体系创新水平和供给能力。

据悉,工信部将培育一批消费品等行业5G工厂示范标杆。加快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工业互联网)建设,持续开展“百城千园行”活动,促进中小企业“懂网”“用网”和消费品行业工业互联网普及。同时,不断深化产融合作,引导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等扩大融资。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秘书长郭永新介绍,当前,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消费品工业数字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轻工行业智能化生产比例达12.2%,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7%。2022年,轻工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15家,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5家。目前轻工行业19家工厂成为世界灯塔工厂。

大会发布了2023年度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先进示范案例218个,其中数字化转型先进示范企业案例110个,数字化转型先进示范服务企业案例57个,数字化转型先进示范管理者案例45个,数字化转型先进示范园区案例6个。

大会发布的案例涵盖家电、家具、照明、五金等50多个行业,涉及到数字技术助力增品种、数字技术助力提品质、数字技术助力创品牌、数字技术助力绿色发展、数字技术助力供应链创新、数字技术助力企业出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成果。

大会同时发布了消费品领域重点数字化标准编制报告,报告指出,数字化标准是消费品行业企业实施“三品”战略、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和引领性作用。据了解,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等单位将积极向国家相关部委申报数字化标准项目,会同行业重点企业一起通过标准的制定实施来“兜底线”、“拉高线”、“创品牌”,共同做数字化标准的先行者和行业的领跑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