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审调解原审判决还生效吗

二审调解原审判决不生效,二审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民事诉讼法》


(相关资料图)

第一百七十二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以及专业机构调解。

二、

二审庭审后还能提交证据吗

二审庭审后还能提交证据,只要满足提供的法定条件则可以提供新证据。

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

1.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2.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

3.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找法网提醒:证据是法官断案的重要依据。到了再审阶段,法院对案件会更加审慎,对证据的认定以及对案情的关联会持有非常慎重的态度。毕竟,改变原判决是一个对当事人具有影响非常大的后果。

三、

二审可以质疑原告主体资格吗

二审可以质疑原告主体资格。

民事诉讼主体,是指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涉及的诉讼主体包括三个方面:

1.主持审判活动的审判机关,审判机关主导民事审判活动,是当然的主体;

2.诉讼当事人,即参与诉讼活动的民事纠纷的双方,包括诉讼代理人;

3.诉讼参与人,包括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民事诉讼主体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才能保证民事诉讼活动合法有效地进行。我们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诉讼主体,是指第二类的诉讼当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诉案件中上诉人、被上诉人。合格的当事人直接关系到诉讼的结果。我们在法庭上有时会遇到被告反驳原告称“你不能告我”,或者“你没有实体权利,你不能当原告”,法院要对当事人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并作出判断,这就是当事人诉讼资格是否适格的问题,即案件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是否是本案正当当事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