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网是排头兵。2021年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旨在以电网为基础,融合应用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能源技术,建设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特征的智慧能源系统。
2021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福建确立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立足福建资源禀赋,加快打造“数字闽电”,以数字化技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助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以数字化赋能电网升级、企业运营、价值创造,推动全业务、全环节数字化转型,满足客户用能需求,服务政府和行业治理。
福建水电资源丰富,但受资源散、主体多等因素影响,流域水库群的调节能力未能有效汇集和发挥。随着新能源大量并网,系统调节能力日益紧缺。国网福建电力建设了水电与新能源时空互补运营平台,构建跨流域清洁供能“调节池”,全覆盖接入全省50884座分布式光伏、5273座小水电数据,实现了小电源可观可测,让资源池更加丰富。应用高精度的3*3km的数值天气预报,开展闽江流域10天来水预测,国网系统首家实现新能源功率预测周期由7日增至10日。
水电与新能源时空互补运营平台建成后,2021年全省水能利用提高率达到12.49%,风电、光伏年均预测精度分别为94.1%、95.6%,远高于国标水平(85%、90%);每年增加新能源消纳约4.8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26.5万吨。
7月12日,国网福建超高压公司运维人员采用调控系统“一键顺控”操作,启动500千伏燕墩变220千伏Ⅳ母线送电流程。“一键顺控”应用自动控制、状态自动识别、智能判断等数字化技术,将传统人工倒闸操作模式转变为操作票自动生成、操作步骤一键启动、防误主站系统校核、设备状态自动判别、操作过程按顺序执行的自动模式,是变电站倒闸操作的一种智能化操作模式。
福建电网每年要开展近2万项各类设备操作,靠人执行、靠人把关的传统模式无法适应设备多元化、复杂化发展的要求。国网福建电力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与“人员、设备、流程”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打造电网智能操作云平台,构建各级电网计划检修、故障异常及新建变电站送电的“一键顺控”场景,同时基于全网络设备在线互联,打造统筹设备、电网、网络的系统级安全防误体系,推动“人工经验”模式向“数字驱动、机器决策”新模式升级。目前,电网智能操作云平台已覆盖福建80%的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设备操作时长由“小时级”向“分钟级”飞跃,效率提升30倍。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带来威胁。在多年防汛防台风抢险经验基础上,国网福建电力应用数字化手段,构建福建电网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及客户端,集成了地理信息、气象信息、自然灾害信息、电网信息、物资管理、车辆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形成“数智”应急体系,推动灾害风险科学精细化预警、灾情智能统计实时感知、抢修物资和队伍精准调配、抢修进度在线管控,应急抢修的安全性、快速性、便捷性大幅提升。应用该系统进行灾损统计与手动填报相比效率提升11倍,抢修进度在线管控率达100%。
面向未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紧紧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双碳”目标,顺应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发展大势,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电网,加快推动电网向更加智慧、更加安全、更加友好的能源互联网升级,让电网更“智能”、让能源更“绿色”、让用能更“美好”,为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国网力量。(经济日报记者 薛志伟 刘春沐阳)